新闻资讯

新闻资讯

NEWS INFORMATION

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丽珠教授全程就医陪诊日记

发表日期:2025-05-16 11:27:02 来源:广州陪诊网 作者:心侣陪诊 【返回】

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丽珠教授全程就医陪诊日记

58岁的李叔确诊肺癌术后3个月,一直想找全国名中医、广中医附一肿瘤科林丽珠教授调方。此前独自来院时,不仅没挂上号,还在中药房和CT室间绕了冤枉路。这次有陪诊专员小苏陪同,从预约到取药的6小时里,每一步都走得踏实——这是一篇记录中西医结合诊疗与专业陪诊碰撞的真实日记。

u=2659794667

就诊前1天:精准准备,破解“挂号难”
“林教授的号每周三上午放号,要提前在广中医附一公众号抢,咱们定了7点58分的闹钟。”陪诊专员小苏提前1天就和李叔核对信息。不同于普通挂号,林丽珠教授的专家号需上传既往病历,小苏特意帮李叔整理了“术后CT报告+过往中药处方+近期舌苔照片”,按“西医检查+中医辨证”分类存进文件夹:“林教授看诊注重中西医结合,这些资料能帮她快速掌握病情。”
当晚,小苏发来医院手绘地图:“门诊楼3楼是肿瘤科诊室,林教授在308房;中药房在1楼东侧,比西药房人少;CT室在住院部1楼,咱们明天看完诊直接去,不用绕路。”李叔看着标注着“中医特色门诊”“膏方定制区”的地图,悬了一周的心先放下一半。
就诊当天7:30-8:30:高效到院,少走“冤枉路”
清晨7:30,小苏已在广中医附一正门等候,手里拿着提前打印的“就诊流程单”。“李叔,您带了医保卡和既往处方吧?咱们先去自助机取号,再去3楼候诊区签到。”门诊大厅里飘着淡淡的中药香,小苏熟门熟路地避开挂号长队,在东侧自助机刷医保卡取号:“您看,号单上写了‘候诊序号5’,林教授8点开始看诊,咱们大概8点20能轮到。”
候诊时,小苏帮李叔测了血压:“125/80,挺好的。等下您跟林教授说的时候,记得提最近睡眠不好、容易口干的情况,这些中医辨证很重要。”她还拿出提前准备的便签纸:“您要是紧张忘词,就看这个,我把您想问的‘术后是否能吃人参’‘中药要煎多久’都记下来了。”
8:30-10:00:中西医结合问诊,陪诊员当“信息桥”
8点25分,电子屏叫到李叔的号。进诊室前,小苏轻声提醒:“林教授喜欢看舌苔、摸脉象,您等下放松就行。”诊室里,林丽珠教授戴着金丝眼镜,面前摆着中医典籍和西医检查报告夹。她先接过小苏整理的资料,翻到CT报告时停顿:“术后淋巴结无肿大,恢复得不错,但舌苔偏黄,有点湿热。”
问诊中,李叔说着说着就忘了“最近食欲差”的症状,小苏适时递上便签纸;林教授问“靶向药副作用是否缓解”时,小苏补充:“李叔上周开始腹泻,已经按您之前说的减少了生冷食物。”林教授听完,一边开中药方一边解释:“用黄芪、白术补气,加茯苓祛湿,和靶向药间隔1小时吃,能减轻腹泻。”
开完方后,林教授特意叮嘱:“广中医附一有中药代煎服务,煎好的药会装成小袋,冷藏能放7天。”小苏立刻记下:“等下取药时我帮您办代煎,填好家里地址,直接寄过去。”

10:00-12:00:检查+取药,衔接无缝不折腾
从诊室出来,小苏带着李叔去住院部1楼做胸部CT。“林教授说要对比术后恢复情况,咱们先去登记,检查完正好能拿中药。”登记时,小苏发现李叔的检查单没盖“医保章”,立刻跑回3楼诊室补盖,避免自费:“广中医附一的检查单必须盖医保章才能报销,您下次自己来记得提醒医生。”
11点做完CT,两人回到1楼中药房。小苏拿着处方单在自助机扫码,屏幕显示“代煎+快递”选项:“您选‘次日达’,快递费15元,比自己扛药方便。”等待时,小苏给李叔讲解中药服用方法:“这袋‘健脾汤’要温服,饭后半小时喝,别和牛奶同服。”她还拍下药品说明书,发在李叔家属群里:“家属也能帮忙提醒您吃药。”
下午14:00:后续跟进,安心不止“看诊时”
下午2点,小苏把CT预约单、中药服用时间表、下次复诊预约链接(林教授下周三加号)整理成“就诊总结”发给李叔:“CT结果明天出来,我帮您在公众号查,查到了第一时间发您;复诊前3天我会提醒您准备新的舌苔照片。”
李叔看着手机里清晰的总结,想起第一次独自就医的慌乱,忍不住感慨:“原来找林教授看诊不用慌,有你们帮着捋流程、记重点,连中药怎么煎、怎么寄都不用操心。”夕阳透过广中医附一门诊楼的木格窗,落在“全国中医肿瘤重点专科”的牌匾上,也落在李叔攥着中药快递单的安心手掌里。

快速导航

×